在日本,垃圾分类非常严格且因地区不同略有差异,但大多数地方遵循以下基本规则。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遵守当地法律,并维持社区的清洁环境。以下是如何正确分类垃圾的详细指南。
1. 燃えるゴミ(可燃垃圾)
这些是日常生活中容易燃烧的垃圾,通常每周会有1-2次的收集。
包括:
- 食物残渣
- 厨房垃圾(蔬果皮、剩菜)
- 纸巾、卫生纸
- 布类(旧衣物、毛巾)
- 木制品、皮革制品
注意事项:
- 在投放之前,必须将厨余垃圾沥干水分,以减少臭味和防止虫害。
- 纸巾等卫生用品也应包好,避免异味外泄。
2. 燃えないゴミ(不可燃垃圾)
这些垃圾是不能燃烧或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的物品,通常每月收集1-2次。
包括:
- 小型金属制品(钉子、剪刀等)
- 陶瓷、玻璃制品(破碎的碟子、杯子)
- 小型电器(吹风机、电子设备)
- 电池、打火机等
注意事项:
- 破碎的玻璃等尖锐物品应包好并标记为“キケン”(危险),以防止垃圾处理人员受伤。
- 电池应放在指定的电池回收箱,通常放在超市或便利店。
3. 資源ゴミ(可回收垃圾)
可回收垃圾有专门的回收处理流程,主要包括塑料、纸张和金属等资源,每周或每月按类别进行收集。
包括:
- 纸类(紙類):报纸、杂志、纸箱
- 金属类(缶類):铝罐、钢罐
- 瓶类(ビン類):玻璃瓶(通常要按颜色分类)
- 塑料(プラスチック類):塑料瓶、食品包装袋、塑料容器(有时需要将PET瓶和其他塑料分类)
注意事项:
- 纸箱、报纸等应绑好,避免松散。
- 塑料瓶等需要先清洗干净,去掉瓶盖和标签后才能投放。
- 铝罐和玻璃瓶也必须冲洗干净。
4. ペットボトル(塑料瓶)
PET塑料瓶通常作为单独的一类进行回收。需要注意将瓶身、瓶盖和标签分开,瓶盖和标签会被归为塑料垃圾。
注意事项:
- 清洗干净,压扁后回收。
- 瓶盖和标签属于普通塑料垃圾,投放时需分开。
5. 粗大ゴミ(大型垃圾)
大型垃圾(家具、家电等)需要提前预约并付费处理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规定,可以通过区役所或市政府的网站查询。
包括:
- 大型家具(床、沙发)
- 大型家电(电视、冰箱、空调)
- 自行车
注意事项:
- 提前联系当地市政府或处理机构,安排回收日期和付费。
- 家电需要通过家电回收法规定的专门渠道处理。
6. 特殊垃圾
某些垃圾,如电池、荧光灯、喷雾罐等需要特别处理,因为它们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或难以回收。
包括:
- 荧光灯、节能灯
- 喷雾罐
- 电池
- 电子设备(手机、笔记本电脑等)
注意事项:
- 喷雾罐需要完全放气后才能回收。
- 电池和电子设备通常有专门的回收点,可以在便利店或大型电器店找到。
7. 有害垃圾(有害ゴミ)
有害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,通常需要单独处理。
包括:
注意事项:
- 这些物品有时需要送到专门的回收点处理,具体方式可以咨询当地市政府。
8. 食用油
废弃的食用油应倒入纸巾或布料中吸干后作为可燃垃圾处理,部分地区会有专门的食用油回收服务。
总结:
在日本生活时,遵守当地的垃圾分类规定非常重要。具体的分类方式会根据所在的市区有所不同,通常在你搬入时会收到一份详细的垃圾分类指南,或者可以从当地市政府的网站上查询。通常,垃圾必须用指定的垃圾袋(可能需要在超市或便利店购买),并在指定的日期和时间放置在收集点。